原子习惯, 长期微小的改变能带来巨大改变.
习惯有好习惯和坏习惯, 人总是要往后的方面去改进, 但坏习惯已经在生活方方面面.
培养好习惯是困难, 不如将目标换成 戒掉坏习惯.
习惯是一种固定程序或定期实施的行为,且在许多情况下,是自动执行的, 就像吃饭一样不需要思考, 手跟进嘴巴就张开, 这个过程完全是自动.
人们很容易高估某个决定性时刻的重要性,也很容易低估每天进行微小改进的价值。
成功与失败之间的差距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不断扩大。无论你朝哪个方向努力,它都会予以增益。好习惯使时间成为你的盟友,坏习惯使时间成为你的敌人。
习惯的成效总是在某一刻砰然爆发的, 都是由之前的日积月累的成果, 也许他人只看的了现在的成功, 却不知为此付出的努力.
就像竹子一样, 竹子在生长的头五年几乎看不到,因为它在六周内向上猛蹿90英尺之前一直在地下建立四处蔓延的根系。
怎么坚持一个习惯的进行呢? 忘记目标,专注于体系.
目标是关于你想要达到的结果,而体系是涉及导致这些结果的过程。
目标的意义在于确定大方向,但体系会促进你的进步。
实现一个目标只会暂时改变你的生活。这正是改进这个概念违反直觉之处。我们本以为需要改变我们的结果,其实结果并不是导致问题产生的根源。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导致这些结果的体系.
习惯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原子。每个基本单元都对你的整体进步有所贡献。起初,这些细微的惯常举动看起来微不足道,但很快它们就开始相互依存,为更大的胜利注入了动力,其翻倍扩张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最初投入。他们微小但很强大。这就是“微习惯”一词的含义,也就是说,它是一种有规律的练习或惯常举动,本身微不足道且简单易行,却是不可思议的力量之源;它也是复合增长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。
目标不是阅读一本书,而是成为读者。
目标不是跑马拉松,而是成为跑步者。
目标不是学习一种乐器,而是成为音乐家。
每当你想改变你的行为时,你可以问自己几个简单的问题:
1.我怎样才能让它变得明显?
2.我怎样才能让它有吸引力?
3.我怎样才能让它变得容易?
4.我怎样才能让它令人愉悦?
习惯是一种行为,因为重复的次数已经足够多,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出现.
建立一种习惯总是困难的, 可以多多利用周围环境来限制坏习惯的发生, 比如想戒掉 刷短视频 的坏习惯, 可以把视频软件锁起来看不到的地方, 让它减少出现, 难以找到它和点开它. 比如你特别想刷视频容,但是你必须做更多的锻炼才行:
1.在我掏出手机后,我要做十次立卧撑跳(需要)。
2.在我做了十次立卧撑跳之后,你才能刷视频。
对于培养好习惯, 还可以进行习惯叠加: 例如:
冥想。每天早上我倒完咖啡后,我会沉思1分钟。
健身。脱下上班穿的鞋后,我会立即换上我的运动装。
习惯叠加公式是:
“继[当前习惯]之后,我将[新习惯]。”
好习惯将会延伸下去…….
不仅如此, 培养好习惯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加入一种文化,在这种文化中,你偏爱的行为被认定为是正常行为。
因为你觉得还有人陪着你做同样的事, 此事没有什么好羞耻的, 也会触发个人的动力, `我也可以成为他那样 xxxx`
我们不是完美的人, 长久坚持是困难的, 难以坚持时, 试着提醒自己严格遵守一条简单的规则:绝不错过两次。
如果错过了两次, 就又是一种习惯了, 习惯了认为: 错过没有什么大不了的, 就又回到了起点
成功的最大威胁不是失败,而是倦怠
成为出色的人的必经之路,是无休止地反复做同样的事,且痴心不改。你必须爱上厌倦。 也许开始时你总是感到乐趣, 但后续不可能总是乐趣的, 需要自己为此添加挑战, 进步就是乐趣.
任何事情都可以是两分钟原则, 设想一下你要求自己只能看两分钟书, 两分钟锻炼, 这很快就会过去, 之后你会觉得做都做了, 就继续往下进了…
一两分钟的行为, 往往影响着后续的几个小时的活动…
最后:
Just to it(行动才会有结果)
我读完这本简短的书居然横跨 1 个半月, 中途断断续续, 而实际阅读时常竟只有 6 小时 45 分钟……
可见读一本书并不难, 重要的是行动起来……